天工8分钟

包装企业如何实施工业互联网的建设

工业互联网  无人工厂  数字化  
2021-03-01

当下,工业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,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,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,甚至包括资本界、媒体界,无不对工业互联网寄以厚望,多种力量正形成合力,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在企业中的应用。然而,工业互联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企业在推进工业互联网进程中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,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,逐步推进。

工业互联网.jpg

首先,介绍企业工业互联网实施“三范式”。

第一、工业要素互联,下沉现场练内功。对广大企业而言,要紧抓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协同的本质,在企业内以数字化、网络化等技术手段,通过人-人、机-机、人-机的深度互联与协同工作,实现更高效、高质、低成本、快速响应市场的制造与服务模式,提升企业竞争力。

第二、数据价值驱动,产品链上紧合作。类似德国工业4.0中的端到端集成,以产品价值链为主线,通过软件建模、数据采集而实现“数物相符”,数据自动流动,实现研发、生产、营销、服务与管理等各环节的数据流动与深度协同,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体系。

第三、上云用数赋智,社会协作增活力。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,可以通过上云上平台等方式,降低企业实施与运维成本,促进企业研发设计、生产加工、经营管理、销售服务等业务数字化转型,加快网络化制造、个性化定制、服务化生产发展。并可通过专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,进一步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,培育新经济发展,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其次,以人为本:人文特色工联网。

在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过程中,很多企业把建设重点放在了人工智能、云架构、边缘计算、数字化设备、信息化系统等具体使能技术上,甚至提出了“机器换人”、“无人工厂”等口号,忽视人在其中的感受与价值,这种做法与工业互联网建设初衷背道而驰。

工业互联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,核心不是机器,不是网络,也不是算法,而是人,建设的目的不是要换掉人,而是要帮助人、服务于人。少人化是外在表现,但不是最终目的。要做到以人为本,体现利他之心,站在帮助员工、帮助合作伙伴乃至有利于社会与环境的角度考虑问题,然后充分利用自动化、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等技术手段,解放人的体力与脑力,赋能与拓展人的能力,发挥人-人、机-机、人-机、企业间协同的优势,促进人与企业的创新,打造紧密型的社会化合作生态,最终实现高效优质、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,构建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,这才是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初心与最终目标。

现场有神灵。只有以利他之心对待员工,以新技术手段帮助员工从重复、低级甚至有毒有害的环境中解放出来,让员工轻松而愉快地从事富有创造性的工作,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与创新性,才能更好地推动工业互联网系统的落地。只有以利他之心对待消费者、合作伙伴,才能以工业互联网这种先进技术手段促进相互间紧密合作,才能构建新型深度协作关系,甚至促进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,带动整个社会与经济的发展。否则,只关注技术手段而忽视人的感受,在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过程中就会出现种种意见、分歧甚至是阻力,将会极大影响系统的建设与推进,最终导致项目失败。

最后,注重生态:多方协同建平台。

工业互联网本质是协同,协同也是推进工业互联网工作的重要原则。在推进工业互联网供给侧发展时,希望多强调生态,多强调合作,而非过多强调单一平台。因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是一项庞大而漫长的工程,需要多方协作才能构建功能强大的平台化产品。

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,数据采集是基础,IaaS是支撑,PaaS是核心,APP是关键,工业安全是保障。但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对应着几家甚至几十家数据采集公司,否则平台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;同样一个平台也要支持多家IaaS;作为一个生态,一个平台上要多有众多做APP的应用型合作伙伴,工业互联网平台本身就需要协作。在现实中,由于某些宣传导向偏差,每家都想做“大而全”的平台,于是,平台型公司层出不穷,但大公司大而不专,小公司小而杂缺,结果大家都做不好,这样的平台也很难真正发挥作用。

未来工业互联网的发展,是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的竞争,是供给侧商业模式的竞争,如果商业模式不对路,生态体系弱或无,多少个“平台”将来都是他人成长过程中的“食物”。生态者生存,落伍者出局。

整理 | 天工TIME

来源 | 赵敏、朱铎先 英诺维盛

返回
官方微信

关注我们,更多企业资讯

钉钉主页

DING一下,更精彩

抖音视频

创新文化,一起抖起来

二维码图片
027-87958567
2874184270